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12的文章

從彼得布魯克《魔笛》對現今舞台視覺的感想

圖片
一場乾淨、純粹的舞台視覺設計 雖然彼得布魯克(Peter Brook)貴為國際劇場大師,但戲齡很淺的我從未接觸過任何一齣他的作品。 今年《台灣國際藝術節》邀請彼得布魯克執導、巴黎北方劇院(C.I.C.T. / Théâtre des Bouffes du Nord, Paris)的莫札特《魔笛》,以欣賞歌劇的角度來看,這些歌手稱不上是優秀的聲樂家、演技層次也比不上我以前看過《台灣國際藝術節》所邀請來的國際劇團,故事情節也因簡化過(4小時濃縮為2小時)可能會讓人搞不清楚狀況。不過飾演補鳥人Papageno的歌聲及喜感,倒是給我不錯的印象。 這些年觀看的歌劇製作,總喜歡加入多媒體的元素,不論是黎煥雄執導歌劇於2004年貝里尼《諾瑪》或2006年華格納《尼貝龍根的指環》中可笑的「螢幕保護程式」,還是2010年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欣賞由法國里昂歌劇院(Opéra de Lyon)製作的蓋希文《波吉與貝絲》(Porgy and Bess),都讓我有「畫蛇添足」之感,比不上德國劇場導演托瑪斯‧歐斯特麥耶(Ostermeier & 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)執導的《哈姆雷特》及華沙新劇團《阿波隆尼亞》(Nowy Teatr Warszawa, "(A)pollonia"),在使用多媒體上來得有說服力及加分的效果。 因此看到這場製作的《魔笛》,其舞台燈光、道具之純粹的程度,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。沒有華麗複雜的服飾、龐大變幻的佈景,靠燈光明暗塑造情境氣氛、藉著數枝竹竿為道具讓觀眾想像場景(如:樹林、牢竉、被催毀的堡壘等),一切回到了最原始的舞台;也讓我憶起即使我最垢病黎導的「螢幕保護程式」,但當時欣賞僅剩燈光變化投射在白色的背板上場景,那時才是我最感動的時刻。